当然可以!我会帮你保持原文的意思,同时稍微丰富一些细节,字数也尽量保持接近。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:
---
2024年,A股市场上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:市值仅有60多亿元的中航电测,宣布以高达17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总资产超过1200亿元的成飞集团。
这一消息一经公布,立即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。等一下,成飞集团可是承载着歼-10、歼-20这些中国顶级战机的“娘家”,怎么可能被一个市值远远不及它的小公司收购?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---
展开剩余87%成飞集团的实力与现状
成飞集团的背景到底有多强?简单来说,它是中国战斗机制造领域的顶尖企业。歼-20隐形战机的研发和制造主力正是成飞集团。
不仅如此,C919大型客机的关键机身部件同样出自它手,民用航空方面的ARJ21支线飞机零部件,也都是它的产品。
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航空领域,成飞集团都堪称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技术先锋,实力不可小觑。
然而,成飞集团如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一方面,高端航空装备的研发成本极高,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金。仅在2022年至2023年两年间,成飞集团的研发投入就高达22.12亿元,这是一笔巨额支出。
另一方面,成飞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,达到89.32%,意味着企业每100元资产中,有近90元是通过借款获得的。如此高的负债水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和创新能力。
因此,成飞集团亟需一条新的出路来缓解资金压力,同时确保技术研发步伐不被放缓,这也正是这次重组背后的关键动因之一。
---
军工资产的证券化探索
这次中航电测以174亿元收购成飞集团,绝非普通的并购交易,而是一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组。
作为注册制实施以来,深交所规模最大、金额最高的重组案例,这次交易堪称军工资产证券化的标志性事件。
回想十年前,谁曾想到肩负着歼-20隐形战机研发的主体企业会登陆A股?那时,军工资产基本都是高度机密且封闭的。
这次重组的背后,是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证券化率提升政策的强力支持。
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,成飞集团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近90%的高负债压力,还能获得持续的研发资金支持,更能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,这无疑是一举多得的战略选择。
军工核心资产的证券化,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一场盛宴,更是国家军工战略的重要一步。借助市场化机制,让这些高精尖企业获得充足的资源与动力,最终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长远目标。
---
同一控制下的“蛇吞象”操作
最让人疑惑的是:市值只有60亿元的中航电测,怎么能买下资产规模高达1217亿元的成飞集团?
答案就在“同一控制”这四个字。
中航电测和成飞集团均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,这次收购本质上是集团内部资产重组,是典型的“A控A”操作。
因此,这笔交易并不触发借壳上市的相关条款,从而得以顺利完成。
具体做法是,中航电测通过发行约20.86亿股新股(每股定价8.36元)实现了对成飞集团的收购。
完成交易后,航空工业集团对重组后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8.07%,牢牢掌握对核心军工技术的控制权。
这种“A控A”模式,为国企后续的资产整合树立了范例。类似的案例已有不少,如中直股份注入直升机资产、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等。此种操作既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,又保障国有资产安全,实现双赢。
---
军工龙头的资本市场魅力
这起收购消息一出,资本市场瞬间沸腾!中航电测的股价在短短9天内暴涨了整整400%,市值从60亿元激增至412亿元。
这种狂热的涨势,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优质军工资产的强烈渴望。
投资者为何如此追捧?一个重要原因是稀缺性。重组后,中航电测将成为A股唯一拥有第四代战机整机制造能力的上市公司,这种核心竞争力是无可复制的。
另一个因素是业绩的确定性。根据行业预测,歼-20的产能每年将增长超过15%,未来数年内订单充足,保障了业绩的稳定增长。
若与同为战机制造商的中航沈飞(市值约1300亿元)相比,成飞集团的营收规模是其1.6倍,结合整合后的实力,中航电测市值有望突破1800亿元,成为A股军工板块的新龙头。
---
军民融合的深层次实践
此次重组不仅仅是资产整合,更是技术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。
成飞集团在数字化设计和复合材料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而中航电测则在航空电子系统领域拥有优势。两者结合,产生的协同效应远超1 1。
双方计划共建智能工厂,推进航空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这意味着设计、制造、维护全流程将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,大幅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预计通过整合,研发周期将缩短15-20%,生产效率提升约25%,大幅加速新型号从设计到交付的进程。
在产业布局方面,四川成都、绵阳等航空产业集群将整合为“歼-20”、“运-20”与“直-20”三大国之重器的协同生产体系。2023年,这三大平台产值接近500亿元,未来五年预计保持每年12%以上的增长速度。
同时,公司还将承接C919机头、AG600水陆两栖飞机等民用航空订单,推动军民品收入结构由当前的4:6向更均衡方向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C919已累计获得超过1000架订单,未来十年年产量计划提升至150架,这为成飞集团带来持续稳定的民用市场收入。
这种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模式,既能充分发挥军工技术的高端优势,又通过民用市场扩展规模效应,降低综合成本,形成良性循环。军民两用技术的协同开发预计能降低约30%的研发投入,显著提升资本回报率。
随着国际航空市场逐步复苏和国产大飞机产量提升,重组后的公司预计在2026年营收将突破1500亿元,真正跻身国际一流航空装备制造集团的行列。
---
需要我帮你改写得更文艺一点,还是更专业一点?或者对某段想要更多细节扩充?
发布于:天津市百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